沒工作的日子邁入第三個月,持續做自己的PODCAST節目,目前做了八集,雖然收聽數沒有明顯的成長,不過其實看到有十多個下載數就滿開心的了。
其實做了才瞭解,很多事情真的沒有想像中容易。很喜歡看社群、很喜歡看影音、很喜歡聽PODCAST,看別人潑照片美美的,隨便就很多讚數跟追蹤,別人拍的影片題材超有趣,聽別人講話言之有物,這些成果的呈現,在外人看來好像不費力氣,但親自去做才知道不簡單。
聽別人言之有物,或是講話很很討喜,一切都是經過設計的。如果沒有做功課,不懂主題核心,不善於表達,再好的腳本或題材,也會被搞砸的吧!
過去,我一直覺得談話節目,應該就是把問題列一列互丟、互問就好了;可是,這樣子做出來的成果,一點都不生活化、也沒有輕鬆感,聽起來也不紓壓。
有一天,在錄音之前跟男友對一下內容,我一樣把問題列一列,誰該怎麼說寫一寫,於是他問我「那這題我要怎麼接?」,我告訴他「那我這樣這樣講...」,男友說「好!那我知道怎麼接了」。
那一個瞬間,突然恍然大悟「這個就是我想要的閒聊的感覺」。說是閒聊,但不能一問一答太拘束了,這樣子聊只會很生硬,訪綱列出來,細項才是重點,在這些細項中,哪些事情比較令人好奇、或感興趣、或更有效果,就拿出來講。
同時,也要了解對方的說話模式、個性,這樣比較好設計出符合理想的腳本。在社會議題方面,男友通常喜歡質疑,我則是完全不思考,通常看到什麼就信了,生活議題的話,男友常會說出一些我不知道的面向,好像發現新大陸的感覺。
兩個人對同一件事,有不同的意見、相反的立場,擦撞出來的火花才是看點啊!「這就是我想要的感覺」。
後面的節目,我會持續抓住這個節奏,穩穩地做下去。至於收聽數的部分,就讓時間慢慢地發酵吧~
再來,我想要做的社群品牌,那又是另一個難題了...,之後再說吧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