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限期休假滿月了。以前工作的時候,不太感受每一天的重量,睡醒了就上班,時間到了下班,下班前劃掉桌曆上今天的日期,7年多來一直都過著差不多重複的日子。
這一個月裡,經常想起以前工作的日常,搭捷運、擠公車、買早餐,還要跟同事碎嘴工作的垃圾事,感覺每天都被很多事情塞滿,而出現好忙的錯覺。
現在的時間很有餘裕,只要安排好的事情一定可以做的完,不忙碌,有很多時間感受以前忽略的事情。現在沒有工作的框架後,做什麼都好自由,不用再想「啊!不行,我那天要上班」,所有事情的決定權都在於「我的意願」,突然覺得,做的每個決定都很重要。
前幾天,台北又下起雨了,每周一上日文課的日子總是在下雨。起床前聽到下雨的聲音,懶癌又發作,甚至還想發訊息請假,經過一番掙扎之後,還是趕快起身打理,撐著傘出門上課。
因為下雨,看什麼都不順眼,討厭鞋子被雨水濺濕,討厭收傘雨水浸濕包包,討厭等太久的紅綠燈,討厭車子經過濺起的水花,通通都好討厭。
進了教室,看到大家認真的上課,開始羞愧今天竟然有想請假的念頭。班上的同學,有些是下班後來上課,有些是排休來上課,還有研究生,跟退休的爸爸,每個人不畏風雨,犧牲休息時間進修,我卻不好好利用有的是時間的時間,只想睡覺。
下課後,跟同學聊了幾句。他有正式教師的執照,目前正在攻讀研究所,問他為什麼不當老師呢?除了老師的缺很少之外,他還說說了很多,「我喜歡教學生,喜歡跟學生相處,但是討厭職場的人際關係。」所以,考研究所研究自己有興趣的東西,生活費有的趁閒暇時間打工賺取,還有學校助教的工作。
我很佩服為了理想,勇敢放棄別人認為「不錯的工作」,要說出那句「我不幹了」,要付出多少的代價,除了錢之外,心裡還要承受很多不被看好的壓力。
為什麼想離開一份別人認為不錯的工作,真的是因為討厭職場的人際關係,還有很多為了工作不得不遷就,不得不把自尊放低一點,不得不委屈自己;我不想在自己還有力氣可以追夢時,消磨自己對人生的熱情,換取那些虛榮的羨慕。
當然每個人在工作上的努力,絕對都有價值,我只是討厭不思進取的廢物,坐在高位發發指令,不懂得自我進步,只會苟且偷生,我不想成為那樣的人,我知道一直待著,絕對會成為那樣的人。
工作的意義,除了賺錢之外,也是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。我也不想我存在的價值被工作侷限,自己的價值,自己定義,自己打拚。
留言
張貼留言